作者:顾骁来源:摘自《父母装傻,孩子更聪明》
通过“教”来学习
我们超极少年有个四年级的女孩,悠悠球玩得非常好,很多孩子很羡慕,要跟她学习。于是,这个孩子开了自己的悠悠球训练班,在传授技艺的同时,她自己的球技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开始挑战更多高难度的技巧。这就是学习的另外一种非常有益的方式:通过教授别人获得自我提高。
科学研究显示,通过别人教的方式获取知识,只吸收了10%的知识;单纯自己看可以获得15%;听和看结合,可以获得20%;与人讨论获得40%;亲身体验获得80%;体验后教给他人90%。教别人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之一,教别人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教别人的过程是重新梳理知识的过程。孩子在学的过程中,很多知识是死记硬背的,未必能够真正理解本质的东西。即使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也只是一个人的体验,也不够全面。但教别人的时候,来自不同人的不同体验,会最大限度地理解知识。而这样的教和老师的教课是有本质区别的,由于缺乏改进的动机,很多老师难以改进教学。而孩子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必须发现别人学不好的原因,这本身就是对知识重新理解的过程。
其次,孩子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传统的口才训练是单向、被动的学习,但带有目的的知识传授,如果孩子表达不清楚,就不能随意责怪对方的理解能力,只有调整自己。
第三,孩子的心胸会变得开阔。孩子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很可能别人会超越自己,这就需要有个开放的心态。如果担心别人超越自己,就应该让自己更强大。即使超越了自己,也应该欣然接受。毕竟这个世界比自己强的人很多,阻止自己的学生超越自己,也无法阻止别人超越自己。
第四,间接地锻炼了孩子的财商。很多学习好的孩子不愿意教别人,生怕别人超越自己,我们难以指责孩子这种心理,毕竟教别人是要花时间的,但有利益驱使就不同了。获利的动机让孩子更愿意发自内心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传授给别人,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也是实现上面三点的基础。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个孩子经常会收到乒乓球队教练的礼物、奖金,这是她辅助教练教学的报酬,使得她更乐于去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