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骁来源:摘自《父母装傻,孩子更聪明》
有个三年的小女孩,性格特别叛逆,小小年纪就流露出一种事事无所谓的态度来。父母刚送她过来这里的时,一再说明孩子以前很乖,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她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我问她:“爸爸妈妈关心你吗?”小女孩沉默。
我再问:“他们平时关系很好吧?”
小女孩露出不屑的表情。原来这对夫妻经常吵架,但是在孩子面前却装出一副恩爱的样子,让孩子觉得父母非常虚伪。很多人担心夫妻关系不好将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各种隐瞒,但表里不一的做法反而使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
作为家里人,实际上我们没有什么需要向孩子隐瞒的,有些矛盾即使不说,孩子也会看在眼里,还不如让孩子一起参与,让他知道所有矛盾发生的起因,孩子的参与对夫妻之间处理矛盾是有帮助的。因为,家长之间矛盾激烈的时候,往往是不理智的,而孩子作为旁观者会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是非。在平时我都会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儿子十岁起,甚至由他来出面当“法官”。当我们把孩子当作平等一份子看待时时,孩子也就有了对家庭的责任。
相反那些隐瞒家庭的矛盾的夫妻,最后实在隐瞒不了要离婚的时候,孩子可能无法接受事实。而在孩子面前暴露了矛盾,但完全拒绝孩子参与矛盾的解决,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很没用的人。当孩子习惯于参与家庭事务,就知道吵架是人与人之间的常事。对孩子真正的伤害,往往是我们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比如拿孩子出气,或者“争夺孩子的爱”等。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成年人之间吵架会使得我们对孩子关心的时间少了。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有个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以此启发孩子们学习礼貌。
冬天到来之前,小松鼠在树洞里贮存了许多的食物。冬天来了,小松鼠邀请小白兔到家里来做客,拿出小白菜和胡萝卜招待小白兔。故事讲到这里,老师问:“小朋友们,小白兔要对小松鼠说什么?”孩子们一致回答:“谢谢。”
只有一个孩子不是说“谢谢”,而是问小松鼠:“你还有什么?”
显然,他的回答出乎老师意料。老师就指着孩子对其他小朋友们说:“这个小朋友很贪心,不讲礼貌!”
我们的教育更多的就像上面这个故事中一样,只会给孩子们标准答案,而现实生活中永远不会只存在一种可能。不要让原本都是“原创”的孩子最后长成赝品,我们要培养的是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教给孩子们“标准答案”。
我们可以用平时生活当中产生的问题来引发孩子思考,寻找一些冲突和矛盾,让孩子产生更多的思想火花。
比如,如果父母离婚,你应该如何处理?
比如,如果发生抢劫,你如何面对?
比如,我们的社会中大多数人总希望自己说了算,但大多数人选择那些有老板说了算的地方工作。
比如,我们总是用考试来考核人的能力,但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考试并不怎样。
比如,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奉公守法,但那些有作为的企业往往会偷税漏税。
比如,为什么有些人信教,有些人却不信教?
比如,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孩子可能会给出“人口太多。资源有限”的标准回答。但如果进一步问孩子,那为什么有很多国家鼓励生育,人口和国家的强盛有什么关系等。
让孩子在这些矛盾的分析中去发现,那些一般我们认为“对”的,但又并不一定完全正确的观念。与此同时,要鼓励孩子提出各种疑问,并尽量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在这个过程中,答案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由于这些议题没有标准答案,容易为孩子创造轻松、平等、民主和自由的学习环境,这有助于提高他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创造力。
在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我们可以用一些潜科学的议题让孩子思考。所谓潜科学是相对于已知定论、大家公认的正在运用的显科学,那种正在研究、探索,准备发展的科学。我们可以给孩子购买各种学科最前沿的或正在研究的潜科学方面的书籍,如大型丛书《不知道的世界》。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从自然科学,百科全书或期刊书中找出人类尚未能解决的、非常普遍但没有真正弄明白的问题,比如:在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什么样?细胞是如何产生的?癌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让孩子更多接触社会实际问题
我们还可以提供更多能够让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研究。比如:
历史的研究,就是研究从前一些已经处理过的事情所运用的方法;
描述的研究,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现况进行清晰而准确的描述;
实验的研究,就是为了获得某一结论,确立实验方法,来证实这一结论。
以前中央电视二台有个节目叫《挑战极限》,讲的是如何应聘企业的高级主管,我和儿子一起看这个节目的时候,经常探讨不同参赛者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得与失,并让孩子假设象,如果他是参赛者他会如何行动。对于节目中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让孩子进行模拟回答。孩子对这种节目非常感兴趣,当我们有意引导孩子,孩子不仅从别人的好方法中汲取经验,也能从别人的失误中受到启发。
南方电视台有档节目叫“今日一线”,讲的是社会各界对不良现象的投诉,以及记者的调查和有关部门的处理。虽然这个节目有一些猎奇性质,但对孩子来说,了解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分析矛盾,以及如何处理矛盾,都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比学校单纯的课本学习更有意义。
我们也可以介绍一些科学家传记给孩子听,跟孩子讨论他们成功的原因和此人的特性,对那些著名的创造者的创造过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