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负重飞翔?因有两者关系被你混淆了

阅读量:10万

  作者:Miss半职妈妈微信号:missbanzhimama


  往往我们负重飞翔,


  是把触不可及的“自由”放到了神台上供奉,


  却忘记了寻求真实确切的“自在”。


  ▼▼▼


  自由是种理念,超越了日常生活。自由可以是行动、情感、生活的自由,更可以是财富、思想、心灵的自由。确实这世界并不缺少那种升级打怪、拯救世界抑或纵横捭阖的人,追求着理想的自由。一下子贪婪去追求这么多自由,反而更会失去自由,当被你选择时,你也不懂去选择。


  但自在不同,它是具体的生活方式,可以固执、乖张、打破界限,传递的是一种有经历的岁月,爱自己所爱,恨自己所恨。


  我钟爱的只是自在。


  ▼▼▼


  以前在一场媒体酒会中遇见一名女企业家,她看上去优雅妩媚、冰壶玉衡,一席间口吻生花、咳唾成珠。即使所有人觥筹交错,她也应付自如。顿时,我对她是负弩前驱、奉为楷模。酒会中,这位“女神”也带来了三位秘书,其中一个我是认识的。她告诉我她老板不仅在商场上披荆斩棘,家庭也是幸福美满,与老公如胶似膝,育有一女,令人艳羡,日常总不忘教导女生们应如何摆正家庭角色、怎样聪慧端庄对待所爱的人。周围的人都对她事业家庭两丰收报以仰慕的起敬之情。


  这神级人物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五六年后,我再次遇上那位秘书朋友。当我问起她老板时,她却道出了无法想象的真相。这女企业家的家庭并不是表象中那么幸福,只是她把光鲜的外壳抛给大家,光环之下她跟老公的真实生活是水火不融、针锋相对。终于有一天演化成了跑到办公室里两个人的盎盂相敲,于是楷模夫妻形象被当众撕破了。


  后来这女老板为了把婚姻绑住,用二胎、企业股份转让等方法来钳制男方离婚的决定。现在她依旧经营着红火的事业,一边拴住假装完美的婚姻,一边每天看心理医生把败坏的情绪稳住。


  对她来说,可能在公众面前那谈笑鸿儒的本色、成功经营事业婚姻的光芒是她最广阔的天地,是她思想和心灵最大的自由,她努力以一己之力让世界觉得她的优秀,不愿意被吞噬,最起码不愿意承认经营家庭这方面是失败的。


  如果她让自己心态和身体自在点,心甘情愿放弃荒谬的爱情,看得开放得下旁人的眼光,坦荡做回一次真正独立的自己,即使是平庸一点,不去做万人偶像,至于那么累吗?我想,连对待自己都不能自在舒坦,哪怕看千万个心理医生都是费而无益。


  香港专栏作家王迪诗,我挺喜欢她那“BoBo族”的潇洒生活,既讲究物质的精致享乐,又标榜生活方式的自由不羁和浪漫风度。


  她周游列国,事业有成,收入颇丰,穿最高端的服饰品牌,用最佳的音响器材,开最能代表身份的汽车,爱蒲潮流食肆酒吧,不执着拘谨的交际方式,狂热对待艺术、运动、鉴赏等兴趣爱好,她是崇尚自由的佼佼者。


  然而,对于自在,在她身上我真的半点都体会不到。


  她时刻都在宣扬着她辛辣犀利的潜台词:不靠男人,只靠自己;“男人如衣服”,跟她共同进退的是她摆满名牌的衣柜;“爱因斯坦曾说:‘世上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的愚昧。’他漏说了第三──男人的贪婪。”;“男人其实简单得很,要面子、耍威风。就是这么回事儿。”......


  还有许多比上述更尖酸刻薄的措辞,我断定这个女人骨子里“缺爱”,心里住了个心浮气躁的魔鬼。过于嘶声力歇强调独立,过分谆谆教诲争取自由,对爱情抱着防范避忌或猜度抗衡的心理,其实是安全感缺失得严重,这种状态很难带来暖心的幸福感和些微的快乐。


  老实说,她用强烈的独立和自由宣言来掩饰内心幽暗的黑洞,皆因不懂爱、害怕爱,甚至不敢爱。何时能素心花对素心人?至少也别绷得太紧,自在一些,心里那根弦也不容易断。


  有一种解药:不如自在,爱也。


  我钟爱的只是自在。


  人生本来就应该自在。


  即使与世人目光格格不入,也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别人没有资格评价我们所谓的盲点;即使看清生活里风起云涌的真相,也坚定去爱所爱的人,执意率性去享受不修饰的爱。


  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自在,而并非抓住空中楼阁的自由不放,是一种态度和追求。真诚面对自己内心,大抵这样心中不会太困倦,身体也不会太疲惫。


分享给好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