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顾骁
我们希望孩子身体强壮,就应该鼓励孩子多锻炼,可我们常常责怪孩子多动,而限制孩子的行为。我们希望孩子聪明,就应该多锻炼孩子的大脑,可孩子要做什么都被规定好了,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什么事情都在替孩子操心,到头来还责怪孩子不用心。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为自己操心,甚至还帮着我们操心呢?无非就是怕孩子做不好。可问题是,我们替孩子操心的时候就好了吗?孩子没吃好,孩子常生病,孩子精神不佳,孩子成绩不满意。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做,
给孩子自我学习的机会。
在饮食上放手,会让孩子更加健康
在我们传统的养育方式中,给孩子喂饭似乎是我们必然的动作,我们总担心孩子吃不好,不是少食,就是偏食。可事实上,饿了吃饭、渴了喝水,这是人的本能,根本不需要我们操心。我们让一件本来应该十分快乐的事情,却被我们搞得痛苦不堪。那些被逼着吃饭的孩子那个不是骨瘦如柴?
为此,我们要首先检讨我们的饮食文化。在中国人的传统食品中,少了从奶到成人食品之间的儿童食品。孩子不想吃成人食品,就是吃了不消化或者压根不需要,强迫仅仅满足了我们期望孩子身体健康的愿望。我们常常把麦当劳、肯德基视为垃圾食品而禁止孩子食用,这就过于机械了。其实之所以称之为垃圾食品是因为比较容易消化而导致营养过剩,对于那些营养不良的孩子,恰恰要多鼓励吃。
面对瘦小的孩子,我们不妨转变思维,在战略上,多找孩子缺乏运动的原因。在战术上,不再关心每顿饭的情况,而是关心总体的营养就可以了。我带女儿的时候,从来不管她吃多少,也不会管她是否挑食,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吃得香比吃得好更重要,其实没有吃得香,怎么会有吃得好?每次吃饭对女儿来说是一种享受,有一顿饭完全不想吃菜,只想吃白米饭,但还有另外一顿饭会猛吃肉,平均下来的食物构成不差就可以了。更严重的是一顿饭干脆啥都不想吃,可下一顿猛吃,相当于两顿也没问题。此外,不要过早断掉牛奶,牛奶是更有营养,更容易消化的食物,喝奶甚至是西方成年人的饮食习惯。日本人平均身高超过中国人,和提倡中小学生喝奶有关。就这样,女儿要比同龄人高半个头。
在穿着上放手,会让孩子更不容易生病
当孩子踢掉被子时,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孩子不懂事,当孩子经常生病,就更相信这样的判断了,可为啥不是因为太热呢?事实上,总给多盖被子,总太多穿衣服,孩子才会更容易生病。
有一次,我带两岁多的女儿到深圳欢乐海岸玩,那里有个开放式喷泉场,很多孩子会在那儿嬉戏。女儿到了那里也很疯狂,很快衣服就湿透了。等玩够了,她把湿衣服脱下来,又提出要乘游艇。那时候正值秋天的下午,有一点点凉意,我问她:“你是换了衣服再乘船,还是乘完船再换衣服?”她说乘完船再换。光着身子的她立即引来了很多诧异的目光。终于有个奶奶忍不住说:“这样会着凉的!”我说:“这样带的孩子会更少生病。”女儿喜欢光脚,妈妈看不下去就要她穿鞋,并说我缺乏同理心。然而,在我的理念中,所谓同理心是努力思考孩子的真实感受。感知冷暖就是动物的本能,不需要大人教。
在我们超极少年成长训练的冬令营期间,经常会看到这样奇葩的现象,有的营员里面不仅穿着毛衣,外面还套着羽绒服;有的营员却只穿短袖。如果要说谁更容易生病,那是不言而喻的。
科学研究显示,孩子要比成年人更不怕冷,也就意味着应该比成人穿更少的衣服才对。孩子穿衣服太多,导致流汗,我们又让孩子背一块毛巾,更违背了科学常识。人为啥会出汗?是因为太热,通过出汗来散发人体中的热量。社会上流行一句叫:“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我冷。”我们关心孩子冷暖,表面上是爱孩子,骨子里其实是怕生病了惹麻烦。可到头来,孩子更容易生病,反而麻烦更大。
保姆特别怕孩子生病,因为一生病可能一晚上都睡不好,也就特别不希望我平时给孩子少穿衣服,但我关心的是要通过少穿衣服提高抗病能力,会跟保姆说:“孩子生病,晚上就让我来照顾。”
在睡觉上放手,会让孩子更加自律
几乎所有中国人从孩子一出生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大大的麻烦,那就是孩子睡觉,昼夜颠倒常常把我们搞得精疲力竭。其实孩子天生就可以一觉睡到早的,过多关照才搞出问题。零岁的女儿,十一点最后一顿奶,就一觉睡到早上六点。无论多晚睡觉,七点钟起床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如果已经搞倒了的孩子,我们也完全有机会颠倒过来,只要我们不要在意孩子哭,坚持几天,很容易颠倒回来了。很多父母担心婴儿半夜饿着了,才想着起夜喂孩子。我们成年人晚饭和早饭的间隔平均是14个小时,三顿饭白天的间隔平均是5个小时。那么当孩子白天每顿饭平均间隔3个小时,晚上间隔7个小时并不算长。睡觉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无需规定什么时候睡觉,更不要规定孩子必须午休。对于上学的孩子,只要规定几时起床就够了。有一段时间,儿子都是爷爷奶奶叫起的,每天都会赖床,很困的样子,爷爷奶奶穿好衣服才起床。等爷爷奶奶回内地了,我就告诉他,以后我是不会叫早的,他要对自己负责。于是,他就买了两个闹钟,他很清楚,赶不上校车,我不会给他有好果子吃。在接受我们辅导奖罚制度的家庭当中,为了能让家长有信心,我们最先规定的奖罚项目就是自觉起床,因为那最容易做到。
很多孩子晚睡了会早上起不来,那很可能是睡觉习惯没养好。人是有生物钟的,当节假日可以睡懒觉时,就破坏了生物钟。要想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就要统一每天起床的时间。当这么做时,会发生令我十分吃惊的事,女儿去加拿大会有整整12小时的时差,可她竟然完全没有倒时差的问题!
总结:我们越不操心,孩子就越会越操心
大家都知道,孩子操作电子产品和电脑常常比我们厉害得多,那就是我们自己也不懂,没有机会干预孩子。很多优秀的老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就在于对自己的孩子管太严了。我们担心,如果放手了,会不会更糟糕吗?这恰恰也是我们要改变的,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放手以后如何管理孩子!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突破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封建思维,用对人性的充分理解去重新审视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把那些我们头脑中天经地义认为正确的东西,进行重新检讨,就会发现大量的错误。当我们对诸如吃饭、穿衣和睡觉这些本可以不需要我们操心的事情也操心的话,就没有机会操心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