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主播:怡名
我用声音陪伴你,祝你幸福!
分类: 全部 育儿 婚姻 儿童故事 情感 智慧
扫一扫进移动端

通过创造来获得知识

主播: 怡名
人气:10万
通过创造来获得知识

  


  作者:顾骁    来源:摘自《父母装傻,孩子更聪明》


  《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特别决议,为一位蒙冤半个世纪,早已不在人世的二战美军军舰指挥官恢复名誉,同时表彰发现这一错案的一位小学生。在此之前,史学家一直认为,一艘美国战舰的沉没应该由该战舰的指挥官承担责任。为此,那位指挥官不仅受到了审判,而且被判有罪。但是这名小学生就是在历史课家庭作业中,在查阅资料时却发现了疑点,他决定要把事实查清,于是花了大量课余时间,锲而不舍地广泛收集证据,还亲自找了许多见证人做调查,终于获得了足以证明那位指挥官无辜的可靠证据。


  这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主动学习既有知识,就可能超越了学习本身,这是孩子学习的最高境界之一了。平时生活中,让孩子处理各种意外就是创造知识的过程。但是如果家长急于帮助孩子,就会让孩子失去创造的机会,这样做表面上让孩子获得了知识,但和孩子主动获取知识完全是两个概念,创造知识中获得的知识可以抓住知识的本质。


  如何才能实现孩子学习的最高境界呢?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种方法,也不妨从鼓励孩子收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开始。我们的孩子成年后,不管是升学、就业、结婚、买房,还是个人谋求事业的发展,一切机会来自于对信息的把握,高效率获得信息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能力。事实上,成功的人往往花大量的时间用在信息的获得上。


  一个人在走入社会后,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有很多种,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难辨真伪。然而,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中,获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单一:书本和老师。课本是反复审定的,老师也是有多年经验,这就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老师和书本都是正确的。为此,我们需要教给孩子更多、更有效的获得信息的方式,让孩子接触更多无效甚至错误的信息,以提高搜集和鉴别信息的能力。


  第一、和他人的交往获得信息


  人类是群居动物。每个人每天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能,以及沟通协调,合作完成工作,所以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通过和他人的交流所获得的信息更有效率。如果通过书本、媒体和在调查中获得信息,存在提取和甄别的过程,但是,当我们从值得信任的业内人士那里,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和最可靠的信息。比如,有人向我推销基因检测项目,声称可以检测出可能潜在的疾病风险,如果从正向思维去听推销者的宣传,可以说无懈可击。但当我把信息发给业内非利益相关者时,给我的负面信息是我没有想到的,比如基因和疾病的关系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基因检测以每年20%的速度在降价。


  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可以获得独家的、最新的信息。人都是会有好奇心的,我们常常愿意向别人分享自己最新获得的信息、知识和趣闻,当我们有足够多的朋友时,也就会得到别人及时的分享。我常常发现,那些呆在家里的主妇,常常会比较迟钝、落伍,这就是与他们跟社会太少接触有关。


  三、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可以通过交谈来释放对信息的疑问,使信息更加可靠。很多困难是知识匮乏或对知识理解不透彻造成的,即使我们在书本或者搜索引擎中查到了,也未必理解。我们通过反复提问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确保信息的可靠性,这其实也就是咨询业兴起的原因。


  要想通过与人的交往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首先要培养社交能力,使得信息交流的对象更有深度,也更有质量。为此,我们要鼓励孩子社交,尤其是鼓励孩子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的社交。犹太民族是全世界公认的最聪明的民族,他们的智力开发跟他们的社交能力培养密不可分,其中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从小经商能力的培养。


  在经商过程中,有利益的驱使,会使得社交更具有目的性和动力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未来要经商才学习经商,而是经商是提高社交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为此,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值得家长重视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交往的孩子多是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而且容易适应新环境。


  第二、直接的观察和调查


  从现实中直接获取信息,可以弥补人际交往带来信息“被加工”的缺陷。有时候信息传递者会带着自己的主观情绪,传递给孩子们的信息可能并不准确。这就需要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能力,养成不轻信别人的话,用事实来证明的习惯。


  很多时候孩子会发现自己查获的信息跟别人告诉他的不一样,这个时候可以乘机锻炼一下孩子的观察能力。儿子和我经常会谈论学校发生的事情,为了保持孩子谈话的热情,我从来不会迫不及待地想借助某个事情来教育孩子,因为教育是靠体验而不是说教,无论孩子讲的事情多么离谱,我都会思考其中的积极面。这样一来,我们和孩子的谈话就会轻松愉快,孩子也愿意跟我们交流。这个时候,如果发现有与事实不符的东西,我们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励孩子去更深入地思考,以便更仔细的观察。


  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在孩子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孩子通过观察,获得了一些知识,对一些事物有了一些鲜明的印象。观察和随便看看、随便听听是不一样的。而孩子观察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孩子智力发展的水平,因为观察力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基础,想要发展孩子的智力,首先就必须把观察的大门敞开,让外界的信息源源不断进入孩子的大脑。如果把孩子观察的大门堵住,老是让信息吃闭门羹,那么,他的智力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每况愈下。


  第三、各种媒体


  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就是通往未来的一把万能钥匙,是通往未来的一条捷径,而知识犹如路边仓库里保存的财富,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方法随时可以打开仓库取出里面的宝藏。孩子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而不是花费非常多的精力去记忆很多前人已经得出的知识。最优秀的孩子是掌握了学习方法而善于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孩子,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儿子十二岁就带着两个同龄人到香港游玩的事情,让很多超极少年训练营的家长效仿。有个十二岁女孩的家长,让女儿自己筹划去香港的路线。都说香港是美食天堂,女孩就筹划着去香港当一回吃货。对于香港一无所知的她开始在网络上查找相关信息,出发前就掌握了交通、住宿、目的地等所有信息。于是,她带着妈妈一路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出行。


  这就是通过网络渠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非常成功的案例,现在很多家长是谈网变色,因为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完全杜绝孩子上网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像电视、网络这样被我们禁止的媒体可能会获得比书本更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而且效率更高。电视和网络的弊端要通过引导而不是禁止来克服。


  很多学校也会要求孩子查资料、讨论问题,但这些举措流于形式,有些只是要按照老师规定的轨迹去做,这非常像文革时,写批判文章,并不关心文章的内容,只关心这些文章是否符合标准。这反映了中外教育动机的不同,中国的教育动机是收敛的,比如,老师让孩子查资料:李白的生平,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在美国,教育动机是开放的,老师可以问在你眼中的李白诗词,有怎样的特点,如果学生的结论跟老师不一样,但只要言之成理,也能得到高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学校对孩子作业的质量没有评价,孩子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能改进。为了克服这方面的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会自动调整自己获得信息的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状态。


【阅读原文】
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