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主播:樱桃
分类: 全部 育儿 婚姻 儿童故事 情感 智慧
扫一扫进移动端

体验教育更能激励孩子

主播: 樱桃
人气:16万
体验教育更能激励孩子

  作者:顾骁来源:摘自《父母装傻,孩子更聪明》


  有一次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来到我们超极少年夏令营,他学习上的智力优势表现得十分突出,但这孩子也个坏毛病,总是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因此经常得罪人。孩子的妈妈跟引经据典、声泪俱下地跟孩子讲了无数道理,完全没有用处。


  孩子刚来时,不出所料地因为傲慢、贫嘴得罪很多其他孩子,那些被他惹急了的营员,就狠狠地揍他。起初,这孩子越挨打越嘴硬,可夏令营的老师似乎都瞎了、聋了(这个时候老师或父母不要给予孩子任何保护,),竟然不管不顾!经过几次挨打后,孩子就迅速调整了自己的行为。他一开始继续嘴硬,是因为在他的经验中,所有老师会拉开打架的孩子。


  同样的道理放在生活中,对付熊孩子一样有效。比如有些孩子喜欢搞恶作剧,经常以躲藏起来为乐趣,让所有大人都为孩子的“失踪”着急,这个时候您不妨“以牙还牙”,一改以往着急寻找他的方式,让孩子也体验下被丢弃的痛苦。


  在很多家长的惯性思维中,学习就一定是在学校接受教育。但社会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并没有很高的学历,这是因为这些人并没有在从学校出来后停止学习,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社会实践,也就是体验式教育。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哲学的奠基人约翰·杜威(John Dewey)认为,“在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当我们把体验式教育贯穿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我们收获的是精英。


  体验式教育提倡的是“用后果教育孩子”,而不是“让孩子背诵后果”,事实上体验式教育“在触发孩子主动思考,改变内心上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人们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面临不同选择。这些结果有些是孩子们想要的,有些是孩子们不想要的,这些都会激发孩子的自主思考,也就开启了智慧之门。


  女儿刚开始接触到陌生人时,不喜欢叫人,当我们规定她必须叫时,孩子虽然起初不是很情愿,但得到别人夸奖后,就一下喜欢上甜甜蜜蜜地叫人,变得主动社交了。儿子小时候是个小宅男,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纠正过来的。


  这就是体验后的成果带给孩子的激励作用,这跟我们劝说孩子,你这样做会如何如何好是完全不同的,孩子更愿意相信他所体验到的东西。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玩手机、电脑等要比我们厉害?因为当我们也不是某些电子产品上的“行家”时,就不会干预孩子的探索,孩子有机会体验到非预期的结果,这会激励孩子去思考其中的原因。这跟很多老师反而教不好孩子自己所教的课程,道理也是一样的,当你自信比孩子懂得更多,就会不自觉地教孩子,孩子自主体验的空间就会变小。


  给孩子多一点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反而会进步得更加快。当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孩子不仅学会了自我负责,更使得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全面超过成人,而不只是在电子产品的操作上!


  相比之下,缺乏体验式教育的孩子,在做事目的上,缺乏自我的动机;在做事内容上,缺乏自我的实践;在做事结果上,缺乏自我的选择。这将会极大的遏制孩子的智力开发。


【阅读原文】
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