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主播:福朵朵
分类: 全部 育儿 婚姻 儿童故事 情感 智慧
扫一扫进移动端

用“减法”的智力开发

主播: 福朵朵
人气:182万
用“减法”的智力开发

  作者:顾骁来源:摘自《父母装傻,孩子更聪明》


  一天,三岁的女儿拉我去小区会所玩。她径直带我绕过健身房来到地下室。我很少去地下室,就问她去那儿干嘛,女儿告诉我说看跳舞。果然,舞蹈室里有很多小朋友在学跳舞,她也跟着手舞足蹈。没过多久,她嚷着要喝水,我没给孩子带水的习惯,就回她:“那我们回家吧!”她没理我,走出舞蹈室,径直来到一个角落,我这才发现,那里有台饮水机。我正在想水杯在哪儿时,她熟门熟路地从柜子里取出饮水杯,还告诉我哪个龙头出热水,哪个龙头出冷水。


  当时在舞蹈室里还有一对席地而坐的母女,那个女孩看起来比我女儿大些,神情有些木讷。妈妈在一旁循循善诱跳舞的好处,可女孩心不在焉。妈妈说累了,就习惯性地打开带来的大水壶,时不时喂两口。看着这样的场面,我遗憾地想,这个孩子应该不会知道会所里有饮水机和饮水杯了。


  这两个小女孩之间的差别,难道是天生的吗?其实,小小的场景展示了对孩子智力开发的方法很大的不同。我们期望培养出聪明的孩子,就需要掌握智力开发有效的方法。


  历史学家说,从类人猿到人类的分界线是对火的控制,其中对火的掌控当以“钻木取火”为标志。让我们想象一下,第一个尝试钻木取火的人是怎么个思维过程:某一天我们这位伟大的人类祖先吃完饭闲着玩耍,无意中发现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就会发热。于是,他就考虑,要是不停地摩擦会咋样呢?出于好奇,他尝试起来。取火也许不是他一开始的动机,但好奇心是驱使他这么做的动力。而这种行为的本质,其实就是玩。玩的心态结合一个人的智慧和知识,就是一个人发明创造的发动机。


  好学其实就是好玩,是人的本能。智力开发就应该是让孩子自主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儿子出国之后,我领养了一个女儿。2011年,还是一个新生儿的她来到了我家。儿子在成长过程走了不少弯路,令我思考开发孩子智力的方法问题,并想通过实践来验证我的理念——影响孩子成长的后天因素远大于先天因素。我的智力开发实践从女儿刚有行为能力的时候就开始了。


  女儿10个月大,我尝试着让她自己吃饭。


  这么小的孩子还不会用勺子和筷子,那就先手抓吧。婴儿车前面的搁板本来可以放碗,为了防止打翻,我索性把饭菜直接放在搁板上。虽然80%的饭菜没吃到嘴里,不过,我还是满足了女儿要自己吃饭的意愿,任由她把食物涂来抹去。就这样坚持了差不多两个月,女儿已经可以很熟练地手抓饭吃了。同时,我还鼓励她自己抓奶瓶喝奶。圆咕噜的身体躺在床上,就像《动物世界》的大熊猫,实在可爱。到了她13个月大的时候,我又开始训练她用勺子舀饭吃。也不过两个月光景,她又会用勺子了。


  有家长会说:这样吃饭多不卫生啊!而且孩子吃到嘴里的饭菜都凉了,不生病吗?再说天天还打扫“玩饭”现场更麻烦,还不如直接喂饭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我关注的不是应该如何吃饭,而是满足孩子跃跃欲试想自己吃饭的愿望!


  当我允许女儿自己吃饭时,吃饭就变成了她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她经常会在吃饭的时候笑出声来,大人要是想给她喂饭,她还会不高兴呢。原来孩子天生就好学,根本就不需要培养!


  在教育女儿方面,我做起了懒爸爸,不去想该教她什么,而是让她主导一切。活力四射的孩子总给我带来惊喜,让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夸她,她也会深受鼓舞地对我说:“你知道这个怎么做吗?不知道我来教你!”这让我觉得,养育孩子真是莫大享受!


  我把女儿学会手抓饭的方法分享给一些家长,有家长也学着做起来,结果孩子根本不把食物放在嘴里,而是给扔掉了,这咋回事?原来那个家长把自认为好吃的食物塞进孩子手里,这本质上仍然是让孩子去做我们大人想让他们做得的事情。而我是把各种食物放在盘子里,给了孩子一定的自由,虽然还不是彻底的自由,但孩子已经有了选择的乐趣,和对不同事物的好奇!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觉得孩子会的东西越多就越聪明。于是总忍不住以权威的身份,一股脑儿将自认为好的东西教给孩子。但是孩子更希望主动摸索,对强加的教育不买账甚至有抵触情绪。以说教代替鼓励孩子自我学习,这恐怕就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最大误区!


  养孩子如“烹小鲜”,掌握好火候,节制我们的付出和管教,效果也许会更好;超负荷的刺激和学习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很多时候“减”比“加”更难,孩子的生活环境比大人看到的、感觉到的更复杂,如何帮助孩子减负,是我们需要学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我们给孩子安排了很多学习科目,尤其到了孩子上学的年龄,每天就会有很多作业。要让孩子学会主导自己的行为,首先得给他们腾出这个时间和空间来。家长们总担心影响了学校的学习成绩,但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帮着孩子减免作业,同样我也这么建议我辅导过的家庭。


  对小学生而言,一天中玩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都算是正常的。即使超过一小时,如果孩子的作业都已完成,成绩保持中等以上水平,也都是在正常的范围。


  现在的孩子周一到周五,学习任务压得很紧,可到周六、周日又完全放任,这很容易让孩子把学习和玩对立起来。允许每门功课的分数下降5-10分,为智力开发腾出更多的时间,这样的交换绝对值得。


  孩子在学业之外的出色表现,让我充分自信,甚至在儿子中考前一个学期,依然给他安排了赚钱的指标:一个学期赚了1000元,就给奖励4000元,买一部手提电脑,同时那个学期的跆拳道训练也没停。让我高兴的是,儿子完成了赚钱指标,生存能力的提高会让我更开心。我们期待孩子能学业有成,很大程度上不就是期望他们步入社会后有生存能力吗?有了生存能力,是否能上大学已经不重要了。正是在没有成绩的压力下,儿子真正做到了轻松面对考试,在中考中反而超水平发挥。


  我们得学会引导孩子自己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智力开发。


【阅读原文】
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