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FM特约作者:Miss半职妈妈微信号:missbanzhimama
我看许多儿童绘本,其中有一本令我越看越起鸡皮疙瘩的、越想越有看惊悚片恐怖感的,是马特斯﹒乐顿的反讽作品《好饿好饿的鳄鱼》,再加上书封上的一句:你看到的,你想象的,可能都不是真实的。
当然了,上述观点是我以自己的观感去评价的,与小朋友无关。小朋友会被夸张的情节和可爱的画风吸引,开放式的结局令他们更能发挥想象力,悬念重重让他们置身于奇幻奥妙当中。成人与小朋友的思维有着巨大不同,即使成人之间的感想也有天渊之别。
绘本是这样的:夫人养了一条小鳄鱼,她觉得它又乖又可爱,生怕它被欺负。终于有一天肯带它逛街,碰到鸭子,“吧啦”一声鸭子不见了;碰到猫咪、小狗,“吧啦”一声猫咪、小狗不见了;碰到安德森太太的儿子,“吧啦”一声小男孩不见了;碰到带着大象的先生,“吧啦”一声大象不见了,最后先生也不见了。夫人以为他们都跑开了,她的乖乖小鳄鱼一下子变成了大鳄鱼,回夫人温暖的家里睡了。最后作者给了几个工具:剪刀、针头、线脑。
鳄鱼在夫人面前乖乖妥妥的,摇身一变把动物和人类都吃了,这并不是毛骨悚然的。令我直哆嗦的是,这条鳄鱼可能连自己是条鳄鱼都不知道。
凶残狂暴是鳄鱼的天性,不进行肉食性捕猎是被活生生压制的。但夫人一直认为它乖巧天真,可爱善良,放到外面肯定是个受气包,保护它,束缚它,被隔绝封闭的环境扭曲了鳄鱼的习性。毕竟,童话故事有着赋予我们发现真实生活的神奇力量,这条小鳄鱼也是夸张地象征着一些被束缚的天性习惯。
天分和能力是件特别具体的事,不是你想施展就能施展,有可能被埋没、禁闭、过分保护,有可能不被欣赏、认同,既然如此,周遭的眼光和想法有什么资格让你放弃自己的天分和能力?
美国女冒险家Alison Teal在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时纵身滑浪,成为离火山口最近的女冒险家。她的童年是怎样的?她两岁就跟随父母攀登秘鲁南部的最高峰Ausangate山,曾和眼镜蛇“亲吻”,在热带雨林探寻木乃伊……Alison Teal成为著名的冒险家与家庭开放的思维、备受尊重的氛围、自由大胆的经历有着巨大关系,天分和能力需要长时间的滋养才能成为一种习惯,受尽千锤百炼最后回顾着精彩人生的才是真正的自己。
梅特玛丽大学还没毕业就吸毒,又是一个孩子未婚母亲,孩子父亲因贩毒被叛入狱,不得不在夜总会做女侍应抚养儿子,饱受质疑、批评、反对的巨大压力环境下,慢慢努力走出所有挪威人设给她的怪圈子,最后用实际行动成为民望极高的挪威王妃。在既定环境下已被封印成唏嘘痛心的现实,在被严重唾骂驳斥的层层灰霾中,她没放弃自己,谁说我没天分和能力?用有分寸的行动和态度把污点转化为体面。
如果你有孩子,请不要束缚他批驳他,他不是夫人的那条小鳄鱼;如果你厌倦受他人压制反对的日子,请用实际行动证明你不是那条小鳄鱼;如果你过着自由被信任的日子,那就放心地去做一条忠于自己内心的大鳄鱼。
谁都没资格让你放弃自己的天分和能力,不然,怎么活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