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主播:润衡
分类: 全部 育儿 婚姻 儿童故事 情感 智慧
扫一扫进移动端

不要在惯性思维里继续摔跟头

主播: 润衡
人气:5万
不要在惯性思维里继续摔跟头

  作者:顾骁来源:摘自《父母装傻,孩子更聪明》


  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几乎是每一位父母心目当中头等的大事,我们的烦恼往往也大部分来自于学习成绩。很多朋友知道我在搞素质教育后,甚至还没搞清楚我到底怎么做素质教育的就不以为然地跟我说:“你研究的方向脱离实际,孩子在学校考试成绩不好,就会受到打击,家长们怎么能不管他学习?”我对这样的家长说:“我儿子小时候成绩不好的时候,我就会对他说:‘那些学习好的孩子,将来都是给你打工的,因为他们只会读书,不像你能解决实际问题,他们也不会社交,没你那么多朋友。’”


  对于这位朋友的心理我很理解,因为多数人都是如此。调查数据表明,62.2%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最重要,而轻视对孩子进行品格、兴趣、社会交往等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80.1%的孩子认为,“家长特别看重我的学习成绩”,60.9%的孩子认为,“家长总拿我和别的孩子做比较”,基本上都是比较学习方面的事。


  学习成绩跟孩子的智力息息相关,家长们光想着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却以“没时间”而忽视了智力开发。如果学校传授的大部分知识缺乏实际意义,如果孩子海量的作业都是在做无用功,我们干嘛不说“NO”呢?孩子的时间完全可以腾出来,无非就是少做作业,不做作业而已。


  这马上又家长在反对:“那怎么可以?没法跟学校老师交代啊,孩子如果不遵守规矩,老师以后不管他了,那不是更麻烦了?”换个角度想,如果孩子有了更多的独立空间和时间,不就更有利于智力开发了吗?至于孩子有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这就需要我们要调整自己的方法,学会用生存压力来约束孩子行为,而不是再用强制手段限制孩子行为。这才是摆脱教育困境,实现真正智力开发的根本手段。


  十年寒窗,今朝一决。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意味着必然有一部分人淘汰,然而,是否成才仅大学一条路?是否考不上大学就宣告人生无望?不!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在这个机遇丛生的时代,多种成才通道完全可自由选择,参加职业教育或可成为另一条成才路径。


  可每当我提出李嘉诚、王永庆都是低学历的时候,人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时代不同了,现在干啥都要高学历。我想说韩寒、丁俊晖、郎朗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们文凭来得太容易,所以现在成才者有文凭的人更多了,但并不是成才非要文凭。


  也许有人会说我举的都是个案,可我在和大家缺乏共同朋友的情况下,只能举个案。现实当中的案例还少吗?当汽修工、厨师、甚至保姆比大学生工资还高时,只能说我们“一根筋”,不愿意面对现实而已。当孩子完全失去了了学习兴趣时,即使转变思想让孩子走“高考”之外其他成才之路,孩子可能也没了兴趣,这才是最为糟糕的事情。


  良好的沟通不在于说服对方


  有一次我让儿子到楼下快餐店去打一份快餐上来,顺便要一份外卖单,作为今后送餐用。儿子回来后,快餐打回来了,可外卖单却没有。我就问儿子怎么给忘了,孩子一脸无辜地说“不能怪我,我都已经告诉快餐店的服务员,让他把菜单放在快餐手袋里,可他忘了。”我当即告诉他,这个事情只能怪他自己没有检查手袋,没有理由怪服务员。


  我也利用这件事情趁机教育儿子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首先总结自己。如果今后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可以把责任都归咎于下属,但遭受损失的是公司。事实上,员工是你自己招来的,他有多少能力,你首先要明白。当员工可能出问题的时候,你首先要考虑我们怎样来预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我们“一根筋”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也许也正在“向我们看齐”的路上,当我们愿意改变的时候,我们也要带着孩子改变。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很好的学习形式,要让孩子知道,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是件丢人的事。


  我们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会据理力争,提出反驳,有时候甚至指出我们所犯的同样错误。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首先认可孩子的话,这样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的自我批评显得格外重要。要永远相信,只有不好的父母,没有不好的孩子。要想让孩子不断认识自己,我们首先要作出表率,不要把自己承认错误当成一件丢人的事情,只要我们总在努力发现自己的问题,孩子也会学样,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改变自己。


【阅读原文】
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