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主播:润衡
分类: 全部 育儿 婚姻 儿童故事 情感 智慧
扫一扫进移动端

不会画画的数学家弹不了一手好钢琴

主播: 润衡
人气:5万
不会画画的数学家弹不了一手好钢琴

  作者:顾骁来源:摘自《父母装傻,孩子更聪明》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著名围棋家聂卫平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在几所中学普及围棋,几年后调查发现,那些学习下围棋的孩子,考试的平均分数比没有学围棋的高出10分不止,显然下围棋提高了孩子的智力!学习不只是局限于学校的学科之中。爱因斯坦曾夸张地说:“我的小提琴水平,要比我在物理学上的水平更高一些。”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学科,但从方法上和原理上来说高度交叉、高度渗透,科学的原理甚至和艺术的原理都会存在相通性,从思维方式上具有很大的共性。比如,西方的科学、哲学、艺术、音乐等几乎所有领域都经历了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些时期不同领域的思维方式却是惊人的相似,许多在自己擅长领域取得成就的大师,都为自己在其它领域中的进步所汲取的养分而感叹。著名画家达·芬奇不仅是个画家,也是数学家。


  越高层次的人综合素质就越高,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许并不突出,但他们有很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多是博览群书,人们通过广泛的兴趣和博学,不只是学到了知识,更在这样几个方面得到极大提升:


  一是能发现书与书之间矛盾之处,激发独立思考的意识;


  二是能够从不同的知识中提炼出共同的思想、方法和规律;


  三是能够在渊博的学识中获得应付各种问题的必要知识;


  四是能够为变通提供更多的选择,也只有更多的选择,才有可能形成更好的方案。


  不要打击孩子的求知欲


  幼时我父亲每天晚上会给我们讲故事,这些故事有些是世界名著改编的英文简写本,比如《汤姆历险记》、《大人国与小人国》、《格列佛游记》、《爱丽丝漫游仙境》等。有些是中国的古典小说,比如《东周列国志》。这些书让我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了初中,我又从邻居家找到了《三国演义》和《水浒》,每读一章就给同学们讲故事。当时没有几个人懂古文的,很多人都愿意听我讲故事,这更是我继续读书的动力,经常看书看到午夜之后,一本接一本,乐此不疲。现在的孩子接触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比我们那个年代更多了,但是他们的知识面却十分匮乏,在某电视台所举办的知识竞赛中,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不知道秦始皇兵马俑在哪个省份。


  这样的局面,跟整个社会风气有关,孩子在读书上已经变得越来越功利化,甚至只会死读书了。有个家长对自己在读六年级的孩子越来越担心:“小孩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非常优秀,现在他读书一样用功,一放学就拿起课本,不是读就是写,可他的学习成绩反而逐渐下降。有时我们劝他看看其他书,他会说‘升学考试又不考那些’。真让我担心啊!”


  孩子天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这样死读书的孩子呢?家长们在这方面其实无形当中做了刽子手。当孩子认识了一些字后,就会迫不及待地看很多书。然而,我经常接到家长跟我抱怨,孩子不好好学习,总是看课外书,尤其是上学的时候看课外书。这应该是老师和家长改反省的地方,正是我们单一的学习目的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当今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是考试,在这种体制教育下,孩子的知识很容易局限在书本作业考试上,即使他的成绩不错,但实际生存能力却不一定高。学校平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局限在考试内容,知识面相当窄,明知道这种教育缺陷的家长更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和成绩,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阅读原文】
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