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骁
武术有众多流派在于缺乏竞技,才会被自由搏击秒杀。教育困境在于道理来自书本,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旦依赖了书本,经常无效竟然变得天经地义,摆脱困境在于学会从事实产生道理的过程。老一辈的父母不逼学习、吃饭,孩子能学好、吃好,可现在天天盯着都不努力,逼着都不吃,原因很简单:过去家家都吃不好,要是不努力,正好别吃,哪敢不努力?过去的老师有把戒尺,哪敢不听话?
生存压力和违规惩戒是在成人世界普遍有效的管理,就是承担后果的体验教育,也是从事实产生道理的过程。当照顾孩子理所当然,吃饭得哄着,无法无天也没惩戒,孩子的管理靠说教,才变得无效。书本支的招是榜样和陪伴,可不怎么管用;书本让用爱来感化孩子,无偿照顾形同行贿,培养了懒惰;专家们建议我们把孩子到吃苦、军训夏令营,可城里的猫不抓老鼠,去训练营呆两天就抓了吗?
尊重事实需要正在成功而不是曾经成功、普遍成功而不是部分成功的经验,有三大经验总结出了颠覆传统的理念:教育不是灌输知识,靠打骂或行贿实现目标;而是激发自我成长意识,靠生存压力来约束行为。改革开放前,成人的管理主要靠思想教育,虽然有很多雷锋,但大多数人做不到雷锋。改革开放后,不再纠结姓社姓资的道理,也不再规定做啥咋做,给人民更多自由,焕发出了巨大活力。
替孩子思考越多,孩子思考机会越少。父母装装傻,孩子更聪明。给孩子自由,就怕走邪路,西方人从小建立经济独立意识,在生存压力下,孩子在为自己做事,他的选择只会比我们更强。生存压力是最重要的体验教育,李嘉诚明白了道理,给生存压力不玩假的,孩子每天放学,到高尔夫球场当球童,这不得不说够绝的,孩子是球场上最穷的人,看到的是社会上最富的人,该干啥还用讲道理吗?
这是改革开放和西方教育的经验。不敢让孩子吃苦是担心缺少爱,可孩子并不怕吃苦,有个从山区夏令营回来的富二代跟妈妈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十天。”我让孩子最真实地体验了山里生活,虽然艰苦,但充满自由。自由是人类最重要的需求,经济拮据会有压力,但人们愿意跟自由做交换,也就是接受体验,不接受说教。很多家庭处在越无效越说教的恶性循环中,改变从杜绝说教开始。
“小心”是我们的口头禅,可孩子从没遇到危险,还相信我们吗?玻璃割手是经历了割手,还是父母说教才明白的?经常在游乐场上摔倒的孩子,会从高楼摔下来吗?我们跟孩子说:“好好学习啊,不然将来要捡垃圾。”孩子傻吗?家里有几套房、多少存款,门清,你们死了,都是我的。孩子小,没安全感,忽悠我们听懂了,我们还以为自己挺会忽悠。等孩子大了,不鸟我们了,这叫啥?叛逆。
说教和体验不对版就是说谎。有个孩子不肯写作业,妈妈向我求助。我给孩子打电话:“宝贝,告诉我现在最想干啥?”“游泳!”“今天一定让你游泳,但要答应我一件事,好吗?”“好。”“先把作业写了!”高深的儿童心理学没“先学后玩”四个字管用,体验教育实现了主动学习。可我们会说:“我是一直跟他说,作业早点写完就能玩了,是他太拖拉。”只要最后没玩成,就是我们说谎。
大人不是比孩子更懂事,而是老板不敢说谎。我们都是跟老板谈好工资才上班的。到发工资时,老板说:“你干活太慢了,以后干快点再发吧。”你会咋说?“你有病啊!”如果“先玩后学”就更有病。教育最大的失败是,想要得到的没通过努力,通过努力也得不到想得到的。有效教育就是设计有效体验,以奖罚为基础的家庭法治是实现生存压力的最佳方式,借鉴了第三大成功经验:成人管理。
科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可复制性,专心研究事实而不是多看几本书的人才能称为专家,寻找共同规律,解决道理经常不适用的现象,是专家奋斗的目标。家庭法治是用管大人的办法管孩子,经得起实践检验,是育儿方法上的自由搏击,终结了各种流派不能普遍有效的现象。这得益于彻底改变了学习模式,不再追求解决问题的现成模板,措施和效果之间建立量化联系,我们和孩子有了自我成长机制。